把偉大抗戰精神鑄入孩子心靈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我們隆重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是為了銘記歷史、為了傳承精神、為了永久和平”;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時候,我們用最響亮的聲音告訴歷史、告訴未來、告訴世界:我們不忘,永遠不忘……”
2025年秋季開學季,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市各學校利用班班通、校園顯示屏、宣傳櫥窗及主題班會、開學第一課等平臺,宣講全民抗戰歷史、抗日英烈故事、偉大抗戰精神,回望那段山河破碎卻眾志成城的歲月,感受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與擔當。
“愛國主義教育是永恒主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是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窗口,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創新推進大思政課,深入、持久宣傳偉大抗戰精神,把抗戰精神鑄入孩子心靈。中國紅,今秋開學主色調
“筆墨薪火,書我時代新篇;筑夢揚帆,啟我壯闊征程!”9月1日清晨,仙桃二小舉行開學典禮,當同學們喊出震天的口號時,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師生們眼眶濕潤了,滿含對抗日英烈的崇敬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仙桃二小以“筆墨薪火書新篇,筑夢揚帆新征程”為主題,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和新生入學禮、開學典禮。活動分“承禮·開筆啟智”“鑄魂·砥礪前行”“啟航·筑夢未來”三個篇章,將傳統文化、歷史教育與時代使命深度融合,為全校師生帶來意義非凡的“開學第一課”。
在烽火記憶照未來環節,主持人以“八十載光陰荏苒”“一支筆寫盡家國夢”的深情話語,帶領師生回望抗戰歷史、感悟新時代少年擔當,激勵孩子們為偉大復興讀書,深深感動全校師生。
同一天,全市15萬名中小學生重返校園。在這個特殊開學季,全市各個學校策劃組織了“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愛國主義教育”等紅色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中國紅,成為今秋開學主色調。
“愛國主義教育從學生踏進校門開始?!?月25日至31日,仙桃中學1650名高一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除隊列訓練外,學生每天集中觀看《上甘嶺》《紅海行動》等愛國題材電影。9月3日,全校5000多名師生,集中觀看了閱兵式現場直播。
初秋的陽光灑滿校園,窗外一片蔥郁。教室里,孩子們張大眼睛,聽老師講抗日小英雄故事。9月1日,仙源學校精英校區104班的紅色主題“開學第一課”,充滿家國溫度的課堂,紅色主色調與童真童趣完美融合。
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孩子們屏息聆聽,不時為抗日小英雄的勇敢鼓掌。隨后的“國”字啟蒙環節,孩子們握緊鉛筆,跟著老師一筆一劃認真書寫。方方正正的“國”字,藏著對祖國的認知和英雄的敬禮,由此開啟關于家國的啟蒙。
精英校區以“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啟智潤心”為主題,精心準備了具有獨特儀式感的入學禮:穿越“烽火傳承門”、重走“長征路”、“打卡”美麗中國、漫步“追星大道”。在“水稻之父”袁隆平、“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鄧稼先、黃旭華等功勛人物展板前,孩子們駐足凝望,輕輕觸摸展板上的名字,在“我想成為這樣的人”留言板上畫下小小心愿。
9月3日上午,市田家炳高級中學師生集中觀看九三閱兵儀式,引領學生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厚植愛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當閱兵方陣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走過天安門,當先進的裝備方隊依次亮相,展示我國強大的國防科技力量,整個校園沸騰了。同學們自發地鼓掌、歡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無比自豪,表示將好好學習,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漢江中學師生觀看直播現場,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師生們起立行注目禮,很多同學流下激動的淚水。活動前,學校黨總支和校團委精心準備,更新了校園網絡和全部多媒體教學設備,還通過教師會、校園廣播、班級通知,介紹九三閱兵的歷史背景與重大意義,引導大家認真觀看。此次活動不僅讓師生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凝聚了奮進力量。學校黨總支書記嚴晗表示,將持續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開展多樣化紅色教育活動,引導師生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沔州學校建設街校區舉行“烽火記憶照前路,秋風為序啟新程”主題開學典禮,為新學期注入溫暖和力量。愉悅的音樂聲中,一年級新生在家長陪伴下,小手牽大手走過紅地毯,并合影留念,把對未來的期望留在開學的記憶里。
隨后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師生肅立,行注目禮,齊聲高唱國歌。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仿佛托舉起一個個金色的夢想。六年級學生帶來詩朗誦《中國夢 愛國情》,深情詮釋“我的夢,你的夢,中國夢”,把典禮引向高潮。師生們高舉右手,莊嚴宣誓:“銘記烽火歷史,傳承英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中華偉大復興而讀書!”鏗鏘有力的誓言回蕩在校園。
“這場洋溢著愛國激情的開學典禮,不僅為新生開啟了全新的學習生活,更凝聚了師生攜手前行的力量?!便嬷輰W校建設街校區執行校長何正軍表示,將持續推動紅色教育,舉辦愛國主義系列演講比賽、革命英雄班級命名活動,以英雄精神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昂揚紅色正能量。
“升國旗、講抗戰故事、看大閱兵”,這是陳場中小學的“開學必修課”。9月1日上午大課間,陳場中小學師生齊聚操場,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小主持人國旗下的講話,分享抗戰老兵故事,讓人動容。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代表來到身邊的紅色教育基地,祭掃胡幼松烈士紀念碑,牢記光榮歷史。晚上,集中收看“銘記與奮斗”主題《開學第一課》。9月3日,集中收看大閱兵直播,讓孩子們接受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箲鹁駷樘厣@文化建設筑基
9月3日上午,仙桃九中,所有教室多媒體設備一起打開,全校師生一同收看閱兵式現場直播。為做好此次集中收看活動,學校提前做足了“功課”:檢查網絡、設備,技術人員隨時待命;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班級群、課外活動等渠道,發布活動通知;收集整理抗日戰爭、歷次閱兵紀錄片、圖文資料等,輔助教學和討論交流。
看完直播,大家圍繞觀看閱兵的感受、對抗戰歷史的認識等話題展開討論,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悟?!坝^九三閱兵、抒愛國情懷”,學校還將舉行征文比賽,“引導師生用文字表達觀看閱兵的感受和對祖國發展進步的思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昌俊介紹,將拓展主題班會,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深化學?!熬游幕苯逃?/p>
仙桃九中創立并踐行校園“君子文化”,提出了“行君子之道,筑人生之基”的育人理念,以君子文化浸潤心靈,以君子德行涵養自覺,培養學生文雅氣質、自律意識、樂學品質、善思習慣,煥發出別樣的生機和活力。
“愛國主義教育是君子文化的核心內容,抗戰精神是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富礦’?!辈≌J為,弘揚抗戰精神,打造君子文化教育特色,就能構建起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麗日藍天下,坐落于沔城高中院內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沔陽蘇區將帥紀念園莊嚴肅穆。沔城高中802名高一新生神情凝重,整齊列隊,在雕像前肅立,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在沔陽蘇區歷史陳列館上“開學第一課”,是沔城高中的傳統。學校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堅守“立德樹人,培根鑄魂,五育并重,全面發展”辦學理念,以文化人、以德潤心、活動育人,創出“農村高中的一面旗幟”。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备毙iL王慧表示,“我們就是要讓同學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在革命先輩奮斗過的這片熱土上,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p>
沔城高中的土地上,延續著千年古鎮的文脈,也曾點燃人民革命的星火——1924年,沔陽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在此成立,在仙、洪、監、潛地區率先舉起革命的旗幟;1927年,震驚鄂中的沔城暴動在此掀起巨瀾,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奠定政治基礎。
9月3日上午,位于長埫口鎮的楊顯東學校舉行升旗儀式,821名師生齊聚操場,向國旗敬禮。隨后,全校師生分班級觀看閱兵式直播。校長王洪說,我們紀念抗戰勝利,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愛國力量,像先烈們那樣,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洪流,讓“家國”成為心中最厚重的情懷。
作為以著名農學家、原農業部副部長楊顯東命名的學校,楊顯東學校從誕生之日起便頂著神圣的紅色光環?!笆^可以壓垮一朵花,卻壓不垮一顆想要破土而出的種子;無論在何種境地,像種子一樣活著,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边@是王洪最想對農村孩子說的一句話。學校利用校史資源,打造“種子文化”教育品牌,把弘揚楊顯東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讓愛國主義種子在學生心靈深深扎根。集中觀看活動之后,學校還將舉辦愛國主義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拓展活動成果。
“中國戰場是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反法西斯戰場”。9月3日上午,市實驗小學師生齊聚校園,共同觀看勝利日大閱兵直播。輔導員深情講述了中國以“14年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的代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拔覀兗o念勝利,是為了銘記歷史,是對東方主戰場功績的莊嚴宣告,是對正確二戰史觀的弘揚?!?/p>
直播結束后,在各班級教室,班主任利用準備好的珍貴歷史影像、圖片資料和文獻數據,與學生們重溫抗戰歷史,引導大家理解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增強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及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祖國的熱愛。
西流河鎮初級中學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胡家臺戰斗紀念館,開展“尋訪紅色印記賡續紅色基因”開學活動。黨員教師、團員學生代表走進紀念館,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重溫胡家臺戰斗光榮歷史,學習胡家臺戰斗英雄事跡。在胡家臺戰斗中壯烈犧牲的烈士王柏青的孫子王占祥老師說,和平來之不易,烈士精神要永遠銘記。我要帶著爺爺好好看看如今的盛世中國,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葆有愛國主義教育“持久原動力”
“抗戰勝利80年后的這場閱兵,不僅是一次國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啟示課?!笔薪炭圃核颊n教研員鐘國富,看了閱兵式直播后說,今天的閱兵,既是向先烈致敬,也是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珍視和平,但絕不會忘記苦難歷史。
作為思政課教研員,鐘國富目不轉睛看完全程直播。他動情地說,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的所有老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將偉大抗戰精神有效融入“大思政課”建設,運用好身邊的教材,把愛國主義教育持續推進下去,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鐘國富說,仙桃是革命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我們要以“大思政課”理念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增強思政課實效,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閱兵式現場,新型戰機如銀劍刺破蒼穹,鐵甲戰車轟鳴駛過長安街。“這壯觀的場面,不僅是強國的宣言,更是與80年前烽火歲月的無聲對話”。這是市教科院初中歷史教研員唐俊的“觀后感”。
唐俊對于沔陽抗戰史如數家珍。他說,1938年武漢淪陷后,沔陽成為日寇覬覦的目標。面對敵機轟炸和侵略者的鐵蹄,抗日名將王勁哉與沔陽軍民作出了泣血抉擇:焦土抗戰。1941年初春,近兩萬民眾含淚撤離世代家園。軍民親手點燃古城,兩天兩夜的烈焰將500多棟房屋化為斷壁殘垣。這不是毀滅,而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錚錚誓言。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曙光降臨,仙桃作為受降地之一,見證7000日軍繳械。民眾重建橋梁,取名“受降橋”,這名字如城市肌理的年輪,為勝利作永恒證言。唐俊說,當今天戰鷹的航跡劃過蒼穹,裝甲的轟鳴震撼大地,這不僅是國力的象征,更映照出昔日沔陽父老在敵機陰影下不屈的脊梁。
“九三閱兵應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持久動力源’。”正高級教師、市教科院原高中歷史教研員沈承堯說,抗戰勝利的光榮歷史,為我們提供了開創未來的智慧和力量。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從沉淪走向復興的關鍵轉折點。抗戰的勝利使中華民族重塑民族精神與認同,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奠定了精神基礎??箲鹬校腥A民族的認同感空前激發,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救亡圖存成為民族的共同意志,凝聚起全民抗戰的磅礴力量。
全國模范教師、省特級教師、沔州學校初中部執行校長湯敏飛和全校1800多名學生一起觀看了九三閱兵。他被閱兵的壯觀場面深深吸引,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滿是震撼與自豪。他說,九三閱兵對師生來說,不僅是一場紀念活動,更是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它讓全體教師更加堅定了為國育才的使命,讓孩子們更加明確了學習報國的志向。
市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實驗三小語文教師彭娟看直播時幾度熱淚盈眶,同學們也是藏不住的驕傲。她表示要把這份震撼和感動化作教學的動力,在課堂上厚植愛國情懷,引領學生立大志、長本事,做為祖國添磚加瓦的有用之人。
省優秀教師、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仙桃三中沔陽大道校區教師唐國強還沉浸在看閱兵式的興奮中。他說,雄鷹列陣,鐵甲鏗鏘,盛大閱兵場面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作為一名老教師、老黨員,為祖國的日益強大而自豪,也深知和平盛世來之不易,愿以余生為炬,照亮青年一代,與祖國共赴新征程。
新入職的仙桃中學高一生物教師蔣麗雯感慨萬千,勝利日大閱兵讓她由衷感受到了祖國的無比強大。她說,作為一名新任教師、時代新人的教育擺渡人,更明確了使命擔當,要把閱兵帶來的震撼和感動轉化為教書育人的動力。
看了閱兵式直播,青年學生心潮澎湃,升騰起感動和自豪。仙桃中學高一(7)班學生湯文定說,當鐵流滾滾的那一刻,我的心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而沸騰。他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當有吾以吾輩之青春,捍衛盛世之中華的宏愿,努力學習,投身國防,為國防和科技現代化獻力。
80年滄海桑田,80年天翻地覆。仙桃中學高一(8)班學生肖雄說,80年前,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軀鑄長城,以錚錚鐵骨御強敵,演繹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戰史詩。抗戰勝利充分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時代,我們要聽黨話、跟黨走,傳承偉大抗戰精神,為民族復興好好讀書。(仙桃日報 全媒記者 曉旦)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